内容付费如何让我们学习的?
据媒体报道,某高校传播学专业大三学生何晓华年初整理出一份清单——《2016年,我为线上知识、工具付费3517.91元》。3517.91元,这个数字令她触目惊心。何晓华说,自己被“知识变现”套牢了。而在今年年初,腾讯CEO马化腾声称“微信公众号正加快上线付费订阅”,再一次点燃了“内容付费”的讨论热度。
鼓励“内容付费”毫无疑问是应该的。无论从知识产权保护,还是从互联网信息内容优化,“内容付费”都是一个有力的抓手,也必然成为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毕竟,技术变革让参与者的使用门槛不断降低,当技术工具成为“基础设施”“内容为王”的价值必然日益凸显。
“互联网+知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少网友表示好久没有这么认真地学习了。
网友小苏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她参加了英语名著阅读训练,每天只要抽出10分钟阅读app推送的英文著作片段,坚持一定的天数,就可以精读完1本英文小说。还可以每天在朋友圈里打卡,在读完一本小说后很有成就感。
小彭一直利用APP学习营销知识,她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每天用零碎的时间,学到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像在游戏里打怪升级的感觉。”
据报道,2017年国内知识付费领域逐渐分化,知识付费正从起初很火的商业财经、技能培养等热门领域向更多更丰富的细分领域扩展。不少网民都在知识付费平台上体验过提问的乐趣,但在丰富知识的同时,也会遇到回答缺少深度,甚至存在错误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甚至真假难辨等问题。
很多网友对付费知识的含金量表示质疑,因为有些付费得到的回答结果,在常用的搜索引擎中都可以免费搜索到,有些平台的知识会“牛头不对马嘴”,缺乏对提问个体的针对性。
还有网民认为有些平台没有将事情讲解透彻,只是给出了一个所谓的最终结果,使用户有不知所云的困惑。对“快答”式运营模式产生质疑。
揭小兰表示,“目前行业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除了适应移动化的消费方式造成的知识碎片化问题以外,还存在知识付费体验差、缺乏内容评价体系和筛选体系、复购意愿不高等问题。”
陈礼腾认为,目前知识付费领域存在的这些主要问题,将会随着竞争的深入和消费的理性回归,使优质内容的价值日益凸显。他说,“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知识付费市场需要祛除浮躁之气,以耐心和创新积淀出稀缺产品。此外,知识付费平台优化自身体系,打造系统化、结构化的平台。最重要的,相应政策需跟上脚步。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知识付费的重视,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制度,打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
在专家看来,当下市场上的产品形态,无论是综艺节目的说话课程、快速解惑的付费问答,或是读书课程,内容都存在大众化、浅层化、覆盖面广的特点,根本无法满足用户深度学习、获得知识沉淀的需求。
有网友说,首先,用户更愿意为“有用”的内容付费。能够帮助他人学习、成长的,在工作、商业或者心理等方面获得提高的,就是“有用”的内容。其次,面向用户的收费内容必须深入浅出。
同一个内容,必须让大家都能够听得懂,并且都觉得有价值。核心的知识必须要深入,抓住本质;而表现的形式一定要浅显,容易和各种用户建立连接。再次,付费内容必须要专业化。必须靠产品本身的专业程度影响用户。
相关用户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更加偏好职场经验、教育学习方面的内容,对个人发展提升有帮助的内容关注度高。此外,参与调研的用户中,78%愿意为内容付费,但也会考虑价格因素,这些愿意付费的用户中有56%的人会从实际出发,根据内容和价格来考虑付费。
业内人士认为,只有内容来源权威,用户才会信赖。“信息爆炸时代,如果付费知识并没有比免费知识高明很多,用户是不会去花钱的。”
“知识付费的产业链也将被进一步细分,问答、课程与咨询也将细分出更多的课程形式。内容垂直化是一个必然趋势,而对新的优质内容细分领域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揭小兰表示。
陈礼腾说,“知识付费这一形式改变了传统知识共享的模式,对于当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目前知识付费尚未形成熟的体系,存在着诸多弊端。但不难相信,在未来,知识付费将朝着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内容转自网络,仅供免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删除,转载请备注原作者及来源。
本文地址:http://www.1t2b.cn/neirongfufei/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