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t2b排行榜 > 知识付费 >

知识付费教育与线上教育的区别

  知识付费这个概念自2015年诞生以来,无数知识分子和互联网平台从四面八方涌来,希望能够赶上这一轮风口。
 
  三年多时间摸索下来,其主体的产品形态依然是培训。付费虚拟产品的封闭属性,使得产品的扩散方式也很难采用互联网内容产品的「转、评、赞」模式,只能采用教育和电商行业的销售模式。知识付费本质上是教育、出版和传媒三个行业的整合,是新物种的创造。
 
  在“所有人对话所有人”的时代,知识付费的最大意义,是能够刺激大多数普通人贡献出自己的认知盈余,它重新定义了知识生产的方式。当免费的新闻、资讯争相涌入我们手机,让我们感慨、抱怨讯息消化能力远远跟不上其涌入速度时,2016年,一个叫做“知识付费”的领域在中国大地兴起。进入2018年上半年,这个词变得更热。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所谓知识付费,是把知识变成产品或服务,以实现商业价值。和以往人们熟悉的图书、报纸等“出售”知识不同之处在于,活跃在这个领域的一大批公司、平台和“知识网红”,他们将自己的知识技能通过互联网,借助智能手机端变现。“知识付费”,具有典型的互联网时代特色。
 
  知识在传统媒体中的构成是有体系的科目内容,但是在知识付费之中,这一概念已经被大大拓宽,涵盖一切技能、信息等,可以看做是 “ 信息付费 ” ,即在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存在信息差,并且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信息沟通和变现,无论这一知识是否可靠、细致或具体。但这样一来,知识付费又会与内容变现、教育产生交叉,因此我们可以将知识付费作为介于内容变现和线上教育中间的第二层。大体情况如下:
 
  我们研究了28家平台,为你揭开知识付费的现状与未来 | 36氪知识新经济报告
 
  知识付费、内容变现、教育与线上教育相比较,有如下区别:
 
  线上教育有严格的教研体系,由长期负责相关教育的专业人士把关教学内容、定期辅导和考试制度等;知识付费则并不需要全职从事教育(此后的辅导与考试则视平台和创作者而定)。在 “ 所有人对话所有人 ” 的时代,知识付费的最大意义是能够刺激大多数普通人贡献出自己的认知盈余,它重新定义了知识生产的方式。不过,另外一点,它也造成筛选的难度增加。
 
  相较于线上教育的内容局限,知识付费更加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的模式,内容更加多样化(如上文提到已经拓展到一般知识)、时长更短(不需要集中精力地授课)、展现形式更自由(声音、文本、视频皆有,问答均可)。这三个特征,是知识付费在自媒体尤其2016年后出现小爆发的原因之一。
 
  然而,相较于整个内容变现领域的其他非知识类付费产品,知识付费的同质化程度更高,具有更强的头部效应。相对于一个笑话可以有千万种版本,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或一个技能的培训在现实中往往也有多种选择,但最终总有优劣和主支流之分。除此之外,尽管我们已经谈到了知识垂直与多样化,但是不一定每一种知识都有商业价值(例如它可能无法吸引足够的听众来分摊成本),这就局限了它的多样性。
 
  知识付费的内涵在于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但它也不是典型的消费品,也就是说,用户购买知识付费产品并不是为了当下的效用,而是从长远来看能够提高自己的能力,是一种投资。这就意味着:
 
  知识付费产品的评价体系与其他内容产品有差别;
 
  可能会长期改变用户的行为决策,从而带来其他方面的商业可能性。
 
  知识付费的评价是长期的,这是知识付费与内容变现最大的不同。用户使用知识付费产品必须要感受到长期效用,即便最终他感到自己毫无所得,但那时他可能也已经付出了非常高的沉没成本。解决方案或者通过平台的筛选机制、通过平台的信用以做背书,或者通过个人打造IP来解决用户的信任问题,这也造成了知识变现领域的头部化。
 
  在当下中国,知识付费的体量到底多大?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7》,2016年,我国有知识付费意愿的公众人数暴涨了3倍,知识付费用户达到近5000万人。截止到今年3月,知识付费可估算的总体经济规模为100——150亿元左右。喜马拉雅FM、知乎、得到和分答,几大目前最受关注知识服务订阅或分享平台,日活跃量分别是2554万、974万、215万和52万。
 
  这其中,既有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提供的现实基础,也有时代加载在城市阶层身上的焦虑和人民消费观念的升级,以及版权意识的增强。

内容转自网络,仅供免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删除,转载请备注原作者及来源。
本文地址:http://www.1t2b.cn/zhishifufei/167/

相关专题: 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