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知识付费面临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便利,内容付费产品逐渐被人们接受,用户越来越愿意为内容买单。从《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8)》的数据上可以看出,知识付费用户的年龄层主要分布在21到40岁之间,从输出形式看,70%为音频类产品,因为用户更容易在公交、地铁中使用碎片化的时间。
根据《知识付费经济报告》的数据显示,超过55%的网友有过知识付费行为。艾瑞咨询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导致了我们获取知识的习惯变化,也使得在线获取知识成为长期、持续伴随人们的刚需。同时,近几年会员制度的越发成熟,人们已经逐渐养成为优质互联网内容付费的习惯,整体而言,内容付费渗透率还在持续提升,内容付费市场潜力也十分巨大。
由于颠覆了靠吸引流量、构建庞大生态系统变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投入成本低、产业链条短、变现直接,因而备受创业者的青睐。知识付费作为消费升级的产物,由内容创造的价值也被不断放大。如《奇葩说》这档节目依赖于本身的观众,一天之内,就售出25731套,销售额突破了500万元。
迅猛发展的知识付费行业,也越来越受资本的青睐。数据显示,去年知识付费领域总共完成210笔融资,总融资规模达到近百亿元,今年上半年,有近100笔融资共计24.28亿元。截至目前,知识付费的用户已经接近1.88亿人,业内预计至2020年,知识付费产业规模将达到235亿元。
知识付费经过这几年的飞速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受众体验仍然需要提高。这里所说的用户体验其实不仅是受众,也包括知识生产者。知识和碎片化阅读是相互矛盾的,怎样填补碎片化知识的整理和收纳这一部分的服务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知识生产者怎样降低入门的技术门槛也显得尤为重要。
版权保护仍然在路上。与知识付费相关的法律最主要是版权问题,关于线上知识产权保护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线上盗版屡禁不止,很多商业性网站对于知识付费内容改头换面,将已经发表过的内容作为原创再次收费,这些都源于知识产权的模糊性,使侵权行为难以界定,知识生产者因缺乏足够的证据而无法维权。
客户复购率不强。知识付费的主要人群以就业3年以内的90后为主要对象,这些受众群需要在短时间内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所谓“干货”,这就决定了知识付费多是以一次性付费为主,受众在快速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后很难再进行二次消费。并且,受众在支付手段便捷的今天即使大量购买了知识付费产品,但是发现很难在短时间内消化,这就致使他们二次消费的意愿不高。除此之外,受众的行为比较单一,只进行很少的互动和评价,这些都制约了知识付费平台客户的复购率,制约了知识平台对受众的长期吸引。
内容相似度高。很多知识付费产品存在同质化,热门领域比较容易变现并且受欢迎,像投资理财类、时间管理类等都是比较受欢迎的领域。而这些领域多属技能培训类,具有很高的标准化程度,因此雷同性也高。当受众对这些内容熟悉了以后,知识付费很难继续维持其吸引力。由于这些内容长期占据搜索的热门位置,势必会造成头部效应,使一些新的知识生产者毫无知识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监管政策的不健全。知识付费平台的发展需要政策的监管,政策的出台和相关部门的监管会使知识平台的付费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现在知识付费进入门槛低,良莠不齐,内容也是鱼龙混杂。随着严格规范知识分享者的主体身份,部分知识分享者可能需要持证上岗,知识分享的收入将会按照一定的比例付税,这些都需要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内容转自网络,仅供免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删除,转载请备注原作者及来源。
本文地址:http://www.1t2b.cn/zhishifufei/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