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内容+服务才是未来的方向
知识付费是有价值的。
社会变化的速度五十里加急,知识付费让我们跟上了时代的快马加鞭。
我们想知道一些事情、一些知识和一些原则,“就在现在!” 根本无法再忍受一帮文字工作者花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编写、校对和出版我当下就想知道的东西。所以说,知识付费其实是切中了这个时代痛点的出版商。新的生活方式要求出版物可以被更及时、更便捷和以更用户友好的方式传递给用户。
除了载体形式,知识付费在内容方面也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终结了大多数人眼中的“信息稀缺”,人们不再像18世纪的欧洲一样对报纸上的字字句句感到狂热,信息盈余本身让大多数信息变得没有价值。而知识付费找到了信息过载之后,对大多数人来说“因为稀缺所以有价值”的东西——认知升级。
也就是说,比别人拥有更多的知识已经不再是保有竞争力的主要方式了,比别人拥有更前沿、更深刻的认知,才能让我们比同辈更可能取得成功。知识付费通过将各行各业最优秀人才的经验和观点转化成对用户友好的语言和产品形态,为我们提供了这些稀缺的东西;我们和时代最前沿的思想和认知在知识付费之前,也从未如此近过。
但是,并且很重要的问题是,知识付费采用了互联网规模化的方式来实现它。可这正是知识付费和稀缺性的关系具有讽刺意味的地方;在通过网络向数千万人传递某种认知的时候,它的稀缺性瞬间瓦解。
没有稀缺,就没有价值,就找不到意义,就容易焦虑。知识付费在解决互联网时代人们焦虑感的路上要被自身产品激发的焦虑感淹没了。所以,从信息稀缺到信息盈余,再从认知稀缺到认知泛滥,用户会逐渐发现,自己付了钱却没法再买到因为稀缺性而具有价值的东西了。
还有些批判家会说,靠知识付费带来的认知升级本身就是一场骗局。本质上,启发式的音频分享只是激发新认知的一种方式,只对某些人在某些场景有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认知升级来自自身的实践和对实践的总结归纳。碎片化、没有成熟体系的内容不仅仅给了用户一种错误的预期,而且还让他们陷入了“我现在在什么阶段?”“我听完这门课之后会变成什么样?”“新获得的认知能让我做什么?”等这样自我强化的困惑中。
那么,无论知识付费模式本身就自我坍塌,还是说其根本就是一场认知骗局,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稀缺、所以有价值的东西现在在哪里?
内容+服务型产品:在“做到”中实现美好生活
沿着知识付费诞生的路径向未来画一条抛物线,我们能看到什么?
没有信息的时候,我们渴求信息。没有知识的时候,我们渴求知识。现在,信息知识已经足够多了,还有什么是我们没有的?
不知道哪个论坛上的某位智者说过:知道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倘若说,知识付费告诉了我们足够多的“道理”,那么接下里我们欠缺和需要的应该就是“过好这一生”了。
过去这个月,多起一级市场融资事件似乎表明了这一方向隐约可见,其中包括某新职业教育公司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以及某在家早教平台获得数百万美元Pre-A轮融资。
从我的接触来看,这两家公司不只是向用户交付某种特定的内容产品,而是在帮助他获得过上美好生活的能力,为他们希望拥有的生活提供充足的支持型服务。
某职业教育公司,与传统职业培训机构的不同在于,它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让用户通过某种考试、获得某项证书、并依靠这些凭证换取面试机会。这些考证求职导向的目的可能在以前是用户得到好工作的前提,但是时代变化导致它们和美好生活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弱了。
没有任何传统考试可以向企业保证取得高分的用户将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互联网运营或者新媒体总监。考取任何证书也不再能保证用户在这些岗位场景里取得成就、获得回报和赢得掌声。用户想在这些岗位上获得美好生活,他们得有能力做到这些新兴岗位需要他们做的。只有做到,才会产生信心;而知道越多、能做到的越少,反而更容易焦虑。
管中窥豹,我所看到的知识付费后时代的蛛丝马迹是:
用户越来越不满足于“得到”,他们要从“做到”中才能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
越来越多不同场景下的用户不再满足于“你给我什么”,而更需要“你在我身边”,给我能力,给我力量。
之前只提供内容时用户自己想做做不到的,企业要依靠服务让他们有能力做到。
那么,对于创业公司来说,交付内容本身的意义越来越小了,而内容+服务才是未来的方向。
内容转自网络,仅供免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删除,转载请备注原作者及来源。
本文地址:http://www.1t2b.cn/zhishifufei/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