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t2b排行榜 > 教育资讯 >

培养乡村教育家需要“云计划”

  乡村学校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小系统,如果城市依然像巨大的抽水机一样抽掉乡村的资源和人才,如果所有的政策都只是将乡村作为一个扶贫对象,马云再有能耐和想法也只能在小系统中辗转腾挪,并终像曾对改造乡村抱有希望并真诚努力的很多人一样失望而去。

  7月4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在杭州发布“马云乡村校长计划”,计划10年投入约2亿元人民币,寻找和支持中国优秀的乡村校长。这项计划旨在培养出中国的“乡村教育家”,并改变中国乡村教育的未来。

  这是马云继去年“乡村教师计划”之后又一次在乡村教育事业领域启动的公益行为,均可纳入其教育公益的“云计划”系列。各大媒体纷纷以“马云投2亿人民币培养乡村教育家”为题来吸人眼球,但投多少钱其实并不是重点,重点应关注的是马云对于培养乡村教育家祭出了什么新招。 

  喜欢挑刺者可能会像当年评论某地欲花五千万培养若干位乔布斯一样,认为乡村教育家是生长出来的,而不是培养出来的。但细思如今我国乡村教育凋敝之现状,便会发现寄望于乡村教育家自然生长出来,委实有点痴人说梦。在这样的情况下,先让优秀的乡村校长得到更好培养,如通过“马云乡村校长计划”主打的“国际游学”模式——赴世界知名学府就管理方式、办学理念、教育模式进行深造和研讨等,在此基础上再扎根乡村,进行教育改革实践,逐步成长为乡村教育家,这样似乎更符合实际一些。因此,“马云乡村校长计划”虽然谈不上招式新颖,但也算切实可行。 

  令人遗憾的是,从“乡村教师计划”到“乡村校长计划”这一系列的“云计划”之所以引人注目,都是因为马云的巨大影响力和个人魅力。但是,这个“云计划”若只是因马云名字而引人注目,则不免形单影只。社会公众显然对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益“云计划”抱有更高的期待——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热心公益的企业家协同一致,各负其责,形成合力,以改造乡村教育。因为社会公益组织的力量毕竟有限,所影响的往往是一些点;面上的整体乡村教育更需要作为教育责任主体的政府发力。但从现在观察的情况来看,在马云的系列乡村计划中,很少看到政府的影子;而在国家推行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中,又很少看到公益力量的存在。这当然可以理解为各自在不同轨道上给乡村教育注入活力,但这两者如果合作甚至并轨,所能产生的效果将更加惊人。比如,政府项目的一个弊病,就是通常会指定资助经费的用途和产出成果,“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在这一点上就更灵活,更鼓励创新——每位优秀校长都将获得50万元实践经费用在其学校上。基金会除了跟进必要的审计之外,不会具体框定校长们必须用实践经费做什么项目,而是放手让他们自行决定。另一方面,这些好的公益模式也需要更广泛的推广,在这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则可以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另外,培养乡村教育家的“云计划”还需要整个社会系统的支持。“马云乡村校长计划”主要关注的是乡村校长群体,并希望通过这个群体的提升来带动其所在乡村教育小系统的改造,从而改变中国教育版图。但反过来看,如果缺乏大的社会系统的支撑,那么这个群体对于一个小系统的改造会更困难,也更难形成星火燎原之势。乡村学校是整个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小系统,如果所有的政策都只是将乡村作为一个扶贫对象,而不是与城市平起平坐的对象对待,马云再有能耐和想法也只能在小系统中辗转腾挪,并终像曾对改造乡村抱有希望并真诚努力的很多人一样失望而去。 

  当年真正称得上乡村教育家的陶行知认为,乡村学校要做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要通过乡校建设来培养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今天要达成这样的宏愿,的确需要一个全系统协同支持的“云计划”——有城乡平等的顶层设计,有令乡村经济焕发活力的基层创新,有更多企业家的公益情怀,有乡村教育工作者的执着努力,有这些大小系统之间的协调、开放与共享……如此乡村教育家才会逐渐得到孕育和生长,乡村教育才有希望,并真正改变中国教育的版图。(作者陈先哲,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16年7月6日第2版


内容转自网络,仅供免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删除,转载请备注原作者及来源。
本文地址:http://www.1t2b.cn/jiaoyuzixun/118.html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