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大热”要保
教育部日前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增设专业点2072个,其中备案专业点1831个、审批专业点241个,撤销专业点416个。据了解,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新增审批本科专业最多的是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等。被撤销最多的专业是服装与服饰设计、教育技术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产品设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
我国高校新增专业,分为备案和审批两种,备案是高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置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需报教育部备案;而高校设置尚未列入《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则需经教育部审批。
对于此次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舆论关注较多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相关专业成“热门”,而多年前曾是“热门”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却面临被撤销的命运。这是耐人寻味的,也恰恰反映出我国高校设置专业存在的问题,即在设置专业时,缺乏充分论证的过程,不充分考虑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盲目追逐热门,导致热门专业在很多学校“一夜之间”就开出来,可专业却没有办出特色。同时,专业人才培养供给超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转眼就“热门”变“冷门”。可以预见,如果大学不对专业设置进行充分论证,目前“大热”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很可能在10年后又面临被撤销的命运。
在对专业设置进行改革之前,我国大学设置专业,除少数学校试点备案制外,大部分学校的专业都需要经过审批,这被认为不利于学校自主设置专业。大学在设置专业时,存在包装,主要应付上级部门审批的情况,“千校一面”“一哄而上”举办某类专业,重复举办专业的情况,就是这样产生的。为此,我国在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时,通过普遍实行备案制,把专业设置自主权落实给大学。
但获得自主权的大学,有的并没有转变以前的思维,还由行政领导或部门拍板举办什么新专业,或者撤销某一专业。因此,在举办新专业时,“一哄而上”举办热门专业的情况,依旧存在,而有的专业被撤销,在校内也遭到师生和校友的反对,认为不应该因为就业率不高等利益因素就把专业撤掉,要坚持学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
具体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热门专业的开设,举办人工智能专业还需要审批,而举办大数据专业则主要由学校自主决定,报教育部门备案。随着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肯定会增多,高校开设相关专业培养人才,也是与时俱进。但是,这并不是所有大学都要开设这方面的专业,而需要大学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要办这一专业,就需要办出高质量和特色。而目前看来,有的学校举办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并没有经过充分论证,存在追逐热门、迎合社会需求的问题。
大学要建好用好自主权的机制,由独立的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对包括专业设置这类教育事务和学术事务进行管理,以此坚持学校的办学定位。同时也提醒学生、家长,在报考大学、选择专业时,应该认真分析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实力,了解专业特色,不能盲目追逐热门。学生、家长理性选择,也会促进大学重视办学质量和特色。(蒋理 漫画/陈彬)
内容转自网络,仅供免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删除,转载请备注原作者及来源。
本文地址:http://www.1t2b.cn/jiaoyuzixun/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