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教育岂能依靠发“红包”
厦门理工学院为“赶”学生回家过年,拿出10万元派送“亲情红包”,为学生报销回家路费。日前,这样一则新闻引发了社会关注。
对中国人来说,过年是一家团聚的大日子,回家是一年到头最大的期盼。但是,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转变,不少年轻人对“回家”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孩子在考入大学后,一到假期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社会,并以参加社会实习实践为由,一年到头不归家,把亲情抛在了一边。
可是,学生过年不回家,“亲情红包”能解决问题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试想,有多少学生是因为路费问题才不回家的?拿到红包之后,又有多少学生因此踏上的返乡之路?报销路费只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途径。
“亲情红包”的出现不免让人的内心滑过一丝悲凉。就像前几年社会热议的“常回家看看”问题,当一个本应以道德来规范的行为却需要用法律来强制保障时,亲人之间的感情维系、社会文明的道德底线就会变得极其脆弱。“亲情红包”亦是如此,如果学生回家要用物质的奖励才能实现,那么,这样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
要让学生回家过年,学校必须做好亲情教育、感恩教育。真正成功的德育,根本不需要依靠外在的手段,而是学生心中的自觉认识。因此,让学生理解家的含义、学会关心父母长辈、懂得陪伴的意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积攒起回家的动力,这才是教育真正应该关心的内容。
内容转自网络,仅供免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删除,转载请备注原作者及来源。
本文地址:http://www.1t2b.cn/jiaoyuzixun/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