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博士论文怎会一路绿灯?
今年4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陈吉德在对一篇教育部抽检的博士论文进行匿名评审时,发现一篇论文漏洞百出,于是发博文吐槽其中一个章节标题雷人、语句不通,连小学生都不会犯这种错误,并提出12条严厉的评审意见。博文引发了网友的广泛热议。
奇葩博士论文揭开考评之弊
一篇博士论文还会犯这些低级而又奇葩的错误,陈教授的愤怒可以理解。而且关键还在于这篇博士论文是教育部抽检的,据了解,抽检的博士论文都是上一学年度已经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论文。这就说明论文奇葩不仅仅是学生的问题,还牵扯出论文考评方面的问题,直击论文考评之痛。
从论文考评方面来具体探讨,一篇质量低下的博士论文能进入答辩流程甚至通过,博士生的导师应该负首要责任,因为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主要靠导师把关。奇葩博士论文的出现说明确实存在博士生导师学术责任失守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博士生出现学术不端的行为,导师才有可能被处罚,至于“论文质量”出现问题,往往不会追究导师责任,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忽视论文质量问题的导师确实有失察之责。这样下去,只会助长这些导师的懈怠行为,不利于导师队伍的素质建设。进一步来看,博士论文不仅要经过导师把关,还要经过一系列的考评程序,包括博士毕业前由同行专家进行匿名外审,之后进入答辩环节,包括预答辩和正式答辩。这一套程序从流程来看并不容易通过,但仍有奇葩博士论文能通过考核,这表明其在实际运行中一定程度上缺乏严谨性,对论文的一些细节问题存在疏忽。而且,这一套考评程序并没有被完全严格规范,仍存在可能被“放水”的漏洞,进而会让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钻了空子。
论文考评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校内考评和审核上,还表现在陈教授参与的博士论文评审工作上。《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办法》规定,每篇抽检的学位论文送3位同行专家进行评议,3位专家中有2位以上(含2位)专家评议意见为“不合格”的学位论文,将认定为“存在问题学位论文”。那试问,谁来保证这些专家都能像陈教授那样严谨和负责呢?又拿什么来评估和监管这些专家呢?而且,论文抽检结果不好,只是一种提醒,提醒学位授予单位论文可能存在问题,具体处理由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决定,这中间缺少第三方的介入和调控,会增加学位授予单位处理事件的不可控性,容易让评审本身失去现实意义。(作者王彬,原载《钱江晚报》,有删改)
治学也要有工匠精神
前不久,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提到了“工匠精神”,笔者认为,不仅企业生产需要精雕细琢、严谨专一,学术领域更是如此。以前我们常说“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搞学术的人就应该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真学问。
而今,不能否认的是,高校学术界,尤其是在学术论文领域并不是那么的“纯粹”。早年就有媒体曝光了论文代写代发地下产业链。论文代写是在“作假”,是极其不诚信,而用质量差的毕业论文来蒙混过关,同样也是学术不端,更暴露了该校人才培养制度的漏洞。
众所周知,一般毕业论文都会经过选题、开题报告、论文写作、查重、答辩这一流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按理讲都会有学校的抽检,而且在毕业论文准备过程中,导师也会跟进学生的进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即便是导师和学生都“偷懒”地应付论文,那么只要是还有一个负责任的论文答辩小组,这篇应付差事的论文也不会通过答辩,该生也无法顺利毕业。但是这篇写于2014年的博士论文居然一路“过关斩将”地通过了答辩,我们不仅仅要指责学生及其导师的敷衍,更应该要对博士毕业论文评定小组予以问责,当初是怎么给这篇论文放行的?
严谨治学是高校最基本的学术要求,这不仅是维护学术权威、尊重知识,更是在维护高校自身的声誉。博士毕业论文不在于完成的速度有多快,而在于论文的质量有多高。在以“严谨”而著称的德国,虽然博士规定的在读时间为3-5年,但攻读人文社科博士学位的学生,读了7年以上才能拿到博士学位的大有人在。相比之下,我们的博士学位的取得似乎太轻松了。
博士论文从个人方面来说关系到自己以后的职位职称,是个人荣誉感、成就感的体现;往深处说还体现了一个学校、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和思想水准。前不久,“非著名”教授韩春雨十年如一日的研究换来新基因编辑技术的突破,如今的学术研究者需要像韩教授这样坐得起“冷板凳”的耐力。而学术论文更应该要有工匠精神,才能对得起知识的传承,才能不负这个时代。(作者庐人境,原载南方网,有删改)
奇葩博士论文羞辱了学术底线
这篇博士论文奇葩到什么程度?看其中的一个小标题就可管中窥豹——“综合近年来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来分析这《拆弹部队》和《阿凡达》两部摄影代表性的强的电影以及奥斯卡对数字时代电影拍摄的审美倾向”,不仅奇长无比,而且语句不通,其中的毛病果然是“连小学生都能看出来”,可偏偏论文作者看不出来,评审这篇论文的专家教授看不出来,岂不是咄咄怪事!
质量如此低的博士论文,当初究竟是如何顺利过关的呢?我们可以将之归咎于学校不负责任、评审者疏忽纵容,又或许是师门庇佑、人情勾兑,使得评审者甘愿抛弃学术良心大开方便之门。凡此种种,素来都是为人诟病却又久久难以根治的怪现象。
尽管这样的博士论文只是极端个例,但博士论文整体性平庸也是不争的事实。一个必须直面的问题是,我们将允许博士论文平庸到何种程度?学术评判的底线究竟在哪里?又该怎样来守护住这一底线?事后的论文抽检评审,也许能发现一些问题,能对相关博士点形成某种倒逼。但是,基于时效问题,这一机制并不能转化为对论文作者的直接追责,也无法推高论文答辩环节的底线标准。鉴于此,为研究生教育和博士论文正本清源,提高教育质量和论文水准,显然有赖于在前端发力,将“关口”前移至日常的教育和考核之中。(作者然玉,原载《嘉兴日报》,有删改)
《中国教育报》2016年5月30日第2版
内容转自网络,仅供免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删除,转载请备注原作者及来源。
本文地址:http://www.1t2b.cn/jiaoyuzixun/105.html